本周一,国内豆粕(415623.000.56%)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最高触及4193元/吨,创近期新高,菜粕期货主力合约一度触及3460元/吨。

  两粕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端的产量存在下调风险。Pro Farmer 上周以来展开了为期四天的抽样巡查,在对七个主产州进行巡查后,Pro Farmer预计美国大豆(531247.000.89%)产量将为41.10亿蒲式耳,平均单产每英亩49.7蒲式耳。而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预计美国大豆产量为42.05亿蒲式耳,平均单产每英亩50.9蒲式耳。Pro Farmer 的巡查数据明显低于美国农业部8月关于美豆新作单产的预估。同时,加拿大的新作菜籽产量也出现了100万吨的产量下调。

  油世界将加拿大的菜籽产量下调至1770万吨,低于2022年1850万吨的收成,同时加拿大不排除后续产量有进一步降低可能性,整体北美油料供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四季度我国油料原料来源主要来自于北美地区,这无疑给国内双粕期价带来了有效支撑。

  国内方面,大豆到港预期偏低,各大机构预测的9月大豆到港量均低于历史五年均值。两粕现货价格基差坚挺,截至8月28日,张家港地区豆粕现货基差升至800元/吨以上,福建地区菜粕现货基差699元/吨。

  从季节性角度来看,目前处于国内豆粕及港口大豆库存的高峰期,但实际累库程度不及预期。根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8月18日,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为488.35万吨,较上周减少58.45万吨,降幅10.7%,去年同期533.7万吨。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66.52万吨,较上周增加0.08万吨,增幅0.1%,去年同期72.85万吨。由于海关检疫流程变化、生猪养殖利润好转、饲料厂备货、增加安全库存等因素,近几个月豆粕表观需求及提货量较好,也导致了目前库存压力并不是很大。而从到港预期的角度来说,9—10月到港量预计单月在600万吨左右,去年同期在1185万吨,可以看到,未来大豆到港的预期也并不算很多,市场上普遍存在11月豆粕库存紧张的预期,进而推动双粕的现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