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产品还没到期,去年底到现在,很多专户还处于亏损状态,赎回的话肯定亏损。”北京某大型券商资管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所谓委外“赎回潮”并未掀起,也不可能掀起。
上周,市场风传有大行将百亿规模委外赎回,债市也因此大受影响。
记者多方采访发现,所谓“委外赎回潮”的说法,的确言过其实。因为银行委外中的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债市,而债市经过去年10月底以来的震荡后,多数账户都处于亏损状态,很难赎回。但在监管压力下,委外赎回风险尚存。
而委外到期后,部分银行是否放弃续作委外,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估计有不少委外到期后不再续作,但规模现在还不好估算。银行是否续作,或需等到6月底自查结束后才会做决定。”某城商行资管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其所供职的银行,在委外到期后打算不再续作,“如果全市场到期不续作的量过大,会对债市造成影响。”
4月24日,国债期货全线大幅收跌,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6跌0.48%,盘中最大跌幅0.61%,创3月13日以来新低;10年国债利率一路升至接近3.5%的高点。4月25日,市场有所缓和,10年国债收益率在170004带动下,下行4BP至3.46%。
委外总量保持平衡
多位银行、非银机构交易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近期监管趋严后,确实有部分银行主动赎回委外,但绝非主流。
“现在很多产品还没到期,去年底到现在,很多专户还处于亏损状态,赎回的话肯定亏损。”北京某大型券商资管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所谓委外“赎回潮”并未掀起,也不可能掀起”。
但大部分接受采访的人士表示,赎回委外将是趋势,未来走向需要看监管的具体措施。
“去年市场动荡后,一季度全市场基本上是有进有出,委外总量保持平稳。”北京某券商固收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该人士称,此轮监管与之前有两处不同:一是银监会提供了相关案例,二是责任到人。“不作为可以直接归位风控和一把手的责任。”
“银行现在得衡量市场和监管双重压力:一方面,晚赎回可能加大亏损;另一方面,银监会并没有表明具体的惩罚措施,无法对监管成本与银行亏损进行对比。各家银行进入了市场和监管同时动态博弈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债市则继续承压,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率先受影响;之后,随着银行理财委外到期赎回增多,信用债亦将迎来抛压。
业内人士4月25日发布的研报称,目前银行赎回对市场的冲击尚未完全释放,流动性最好的利率债最易受冲击;同时,银行理财大概率逐步赎回委外专户和基金,采用的方式可能是到期不再续作,由于表外理财主要配置信用债和非标资产,利率债等流动性资产占比较少,为了应对理财负债赎回,资产端可能抛售信用债以准备流动性。
“从去年12月到现在,信用债供给都是负的,说明需求比供给减少得更多。如果没有理财增长,没有委外,信用债必须保持没有供给甚至负供给才能勉强平衡。”前述北京券商固收分析人士,“从目前情况看,理财是在负增长,但信用债供给则正在增加。如果出现银行理财大规模不续作,可能会引发信用债市场的违约风险。”
中小银行委外赎回压力大
国金证券4月24日邀请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召开电话会议,该资管部人士分析称,2016年整个银行业委外资金大约5-6万亿。
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认为,这一规模“比较靠谱”。
业内团队估算,与债券相关的银行委外规模约4-5万亿,其中表内基金投资约9000亿,表外理财委外3-4万亿。
这其中城商行、农商行的赎回压力最大。前述大行资管部人士称,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同业资金占比较高,成本也比较高。
“工农中建交和邮储占30%-40%,股份制约占30%,农商和城商行占35%左右。”前述大行资管部人士估算。
“市场之前把关注重点放在大行身上了,实际上城商行、农商行的赎回压力是最大的。”前述城商行人士对记者称,2016年城商、农商行通过“同业存单-同业理财”的方式野蛮生长,未来需密切关注中小银行在市场上的动向。
4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报道,银监会已安排3个省份的银监局对5家城商行的委外情况进行摸底,各家银行需提交4月下旬之前的自营债券持有规模和债券委外投资规模,并要求银行简述近期委外赎回规模,及较前期的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