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供给侧改革是我国今年金融工作的“一号工程”。近期,银行业内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相关的事件较多,显示出改革在往纵深加速推进。本文在前期金融供改深度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实事做进一步延伸,理顺金融供改的大逻辑,并在此大逻辑的基础上,理解最近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并预计后续的改革效果。

  一、金融供改是乱象整治的逻辑延续

  2017年3月,以“三三四十”大检查为起点,监管部门启动了银行业乱象的大整治,严肃查处监管套利等行业乱象。乱象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大部分银行能够做到基本上合规经营,行业风气焕然一新。

  但此时,却有一个新的问题摆到政策当局和市场主体面前:原来那些乱象虽不可取,但那些违规业务确确实实为实体提供了资金,如今取缔了那些业务后,部分实体领域开始出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甚至违约频发。当然,在金融整治过程中,有些违约案件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理应”违约的,它们原本就不该拿到这些资金。但事实上也有在整治过程中被误伤的正常企业。而现在让银行们合规地开展业务,却发现它们对实体的支持力度下降了。

  换言之,我们遇到了一个异常吊诡的现象:这些银行只有在违规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对实体的支持,如若完全合规,就无法实现对实体的支持。

  有人将其归纳为一句“水至清则无鱼”。对乱象整治持有异议的分析观点,甚至以此为由,开始批评整治行动的合理性。显然,这样的结论有点耍赖的味道。

  银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银行们的产品与服务代表供给端,客户们的实际需求代表需求端(这里不把同业视为最终需求端,是因为我们把合理的同业业务比喻成银行间的“传球”,最终球还是要投给实体,即最终的需求端)。供需对比的分析依然适用于银行业。

  而如果银行业只有在违规的情况下才能支持实体,一旦规范就支持不了实体了,这只能说明,这个行业本身的供给质量与供给能力,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有效供给不足),与实体需求严重不匹配。我们要做的,是尽快提升其供给质量与供给能力,而不是为了融资而纵容乱象。

  因此,从这一角度,面对整治之后的供给乏力,来一场供给侧改革便顺理成章了。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即为调整、构筑一个更加合理的银行业格局,增加有效供给,压缩无效供给,打造更良好、更匹配的供给端,以便更好地支持实体。

  二、辨别有效和无效供给

  既然金融供改被概括为“增加有效供给,压缩无效供给”,那么自然而然,我们有必要先大致辨别出什么是有效和无效的供给。当然,没有一位银行家会承认自己刚刚签发的某项业务属于无效供给,于是,我们改用一个巧妙的逻辑来辨别。

  对于有效供给、无效供给,我们先进行以下逻辑推导:

  (1)我们首先假设,经过上一轮大整治,目前大部分银行的业务是基本合规的,已经很难通过监管套利等乱象来谋取盈利。

  (2)我国目前拥有5000家左右的银行,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过高,达到7%左右,总供给量不小。然而,却依然对实体支持力度不足,只能说明里面很多供给是无效的,大家天天加班却没给带实体带来足够多的实惠。

  (3)而既然我们都承认“有效供给不足”,那么意味着实际供需对比是“供不应求”,市场需求旺盛。于是,只要你能提供有效供给,切中市场需求,那么肯定能够获取良好回报。因此,大致也能推导出(虽然也不能100%断定),如果一家银行长期以来盈利水平较好,那么它的供给大概率是有效的。

  (4)结论:如果一家银行在经营全面合规之后依然盈利良好,那么它的供给大概率是有效的。

  因此,乱象整治之后,再回头考察各银行的经营成果,通过盈利水平,就基本能反映出各银行提供的供给是不是有效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逻辑推导,现实中情况五花八门,也不排除一些银行供给并非无效,却因一些其他因素,一时盈利不佳(比如某些区域性银行,如果区域经济不好,那么它再怎么优秀,也可能盈利不佳)。但我们放眼全行业,整体上看,该结论是大致成立的,否则就违反逻辑。

  以上逻辑推导的结论给我们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我们可以先从乱象整治之后盈利依然稳定的银行入手,把它们的业务模式视为有效供给的代表,然后把整治之后迅速坍塌掉的业务视为无效供给的代表。然后,监管部门也可以此为参考,在宏观上完成对合理银行业格局的顶层设计,引导各银行业务向所谓的有效供给去发展。

  而至于整顿之后的不同类型银行的盈利表现,我们已在上一篇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度报告《银行大分化:寻找金融供给侧改革中的蓝海》(发表于《新财富》杂志)中详细展开,此处便不赘述了。大致结论是:2017年开始的乱象整治中,中小银行整体上表现不佳,盈利增速持续走弱,而大型银行表现较好,盈利增速稳中回升。

 盈利表现不佳的银行,一是其原先有一部分业务受到乱象整治影响,拖累盈利,二是即使完成整治后,也无力抓住实体融资需求旺盛的业务机会,创造更多盈利。而这两点在某些银行身上可能是一回事:原先享受着监管套利的盛宴,早已荒废了服务实体的本领,待到盛宴散场之后,实体的钱也赚不到。

  乱象大潮退去,谁在裸泳,几乎一目了然了。

  三、梳理金融供改的具体措施

  2019年初,监管部门一边继续巩固乱象治理的成果,不断开展“回头看”活动(“23号文”),一边则迅速推开金融供改的各项措施,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的能力。我们继续从“增加有效供给,压缩无效供给”两个角度,分析最近的政策是如何推动改革的。

  (1)增加有效供给。对于合规经营、业绩良好的银行,并且确实在某些领域表现出优异的业务能力的(比如在中小微企业领域能力突出),监管部门给予政策倾斜。甚至可以在行业内设置监管指标为指挥棒,推广它们的业务模式。

  前期政策包括前不久的中小银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让部分聚焦于本地的中小银行能够享受更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在此基础上还有已实施了几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普惠金融完成得较好的银行,可以在基准存准率基础上额外享受0.5或1.5个点的优惠。虽然这些措施并不完美,比如依然只是基于“量”的考核(量大并不一定代表质优,金融供改理应更重视质优),但大方向也是能鼓励增加有效供给,起到指挥棒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零星的政策,比如常熟银行(7.310, -0.06,-0.81%)试点村镇银行投资管理行,允许其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收购村镇银行,用于支持小微、“三农”等。总之,政策当局会不断出台措施,引导银行努力增加有效供给,服务实体。

  (2)压缩无效供给。对于整治后业务表现不佳,甚至经营陷入困境的银行,确实发现其原有业务脱离实体需求的,则针对性地开始业务督导,促使调整、提高。对于问题严重的银行,则进行必要的处置。近期公告的银行接管案,以及未来依然可能继续发生的其他问题银行退出,体现了政策当局坚决压缩无效供给的决心。

  问题银行的退出,除这些银行自身的无效供给被直接压缩之外,还能通过金融体系的市场化,间接推进其他银行无效供给的压缩。此前,由于市场存在“银行信用幻觉”,认为大大小小的银行都是不会倒闭的,因此银行的债务工具似乎是永不违约的,它们的收益率也体现不出信用利差。问题银行退出,宣告了银行债务工具打破刚兑,未来将会有信用利差分化,这将成为一种以“无形的手”自动调节供给的价格杠杆。

  具体而言,能够为实体提供有效供给的银行,也将获取较好回报,盈利表现好,那么其债务工具的利率也将较低,市场以低成本资金奖励了“有效供给的银行”。反之,无效供给的银行,则受到较高资金成本的惩罚,甚至是“关张大吉”的惩罚(当然,现实中情况较为多样,不会这样简单明了)。

  这种“无形的手”的力量,说不定比央妈定向降准等“有形的手”,更强大。

  因此,在银行业内建立顺畅的退出机制,本身就应该是金融供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缩无效供给的有力手段。信用利差和退出机制出现后,以 “融资成本”“关张大吉”来威胁经营不善的银行,逼迫它们想方设法围绕企业实际需求提供产品与服务,找到合理盈利模式,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得以生存。

  四、改革利好于扎根实体的银行

  在金融乱象整治之后,很多银行依然无法为实体提供有效供给,因此,金融供改是乱象整治之后的逻辑延续。金融供改包括“增加有效供给,压缩无效供给”,而最近的一系列政策均是围绕这两个角度展开。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随着改革措施往纵深推动,对于真正能够提供有效供给的银行,市场无形的手和政策有形的手均会给予充分的奖励。只要它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有效服务了实体,自身也能因此获得良好的回报。

  那么,除了事后用盈利验证之外,事前如何大致判断银行是不是“提供有效供给”呢?或许并无标准答案,银行们可各显神通,各施所长,支持实体。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尽可能提炼出一些共同规律,以供各方参考。我们大致提炼为:战略上坚守实体,战术上方法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