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23日,多位参加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的专家分析,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多位嘉宾建议,相关政策要以扩大内需、扩大投资为抓手,实现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的目标。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分析,各类测算表明,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偏离潜在增速达到2个多百分点,疫情对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的影响比预期要大,同时,当前经济面临外需和内需回落、预期持续低迷等几个关键问题。
“明年经济虽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面临着几大下行压力,但是整体复苏将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刘元春表示,建议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目标设定在5%-6%这样的区间。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2023年需要关注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疫情持续冲击、主要央行货币紧缩溢出效应、金融风险、全球产业供应链重塑等。需要从最坏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保持宏观政策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其中,加强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很重要,不仅紧缩性的新政策要慎重出台,实施中的政策也要重新评估,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实施节奏和力度,继续保持或者维护一个市场友好型的政策环境。
“对于明年总体的经济形势,我的基本判断是‘宏观反弹,微观困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分析,微观层面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经历了三年的疫情影响,企业、住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比较紧张,增量空间比较小。
黄益平表示,2023年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在稳增长当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其中,建议要重点在投资上做文章。把投资做成短期需求端的需求管理,长期供给侧的结构调整,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达成了短期稳增长的目的,也有助于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过去三年,政策着力点是保市场主体;通过保市场主体,实现保就业、保供应链、保消费等。未来,政策着力点要转向既保市场主体、同时又要扩大内需上。
对于2023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祝宝良建议,财政赤字率可从2022年的2.8%左右扩大至3%,保持必要的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优化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政策;通过财政贴息等办法支持基础设施、技改投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做好基层“三保”工作。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经济增速和平稳合理的物价水平匹配,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通过和财政政策配合,引导金融机构保持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宏观调控的政策从保市场主体转向拉内需,从今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这些政策经过半年多,加上明年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加力,叠加在一块,应该对明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投资的稳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止跌回稳,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祝宝良说,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大概在5%-6%之间。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表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素条件较为充足,有效需求恢复的势头日益明显,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他分析,随着疫情防控态势的转变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起效,有利条件正不断增多,如经济循环改善将有助于提升货币流通速度,货币、财政政策传导效果有望增强,前期以及明年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等。展望明年,中国经济有望重回潜在增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