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上市券商近三个交易日市值大涨超1700亿元。光大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等老牌券商涨势强劲,其中光大证券本周一涨停。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令证券行业突然爆发?分析人士认为,券商股的行情一般滞后于成交量,而从6月的成交来看,明显要比4月、5月大。再加上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券商股短期爆发也存在驱动力。

  其实,拉长时间来看,券商在2015年暴涨之后,曾于2016年出现过整体缩表的情况,而报表修复一直到2018年才基本完成。所以,才会有2019年年头那一波上涨。而进入到2020年一季度,券商股也有一波行情,同样是因为券商板块资产规模扩张叠加货币环境所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扩表还在继续。从历史来看,在这种情况之下,券商股的安全性是足够的,其弹性则取决于利率条件和成交量水平。

  牛市大旗三天飙涨1700亿

  最近三个交易日,券商股突然崛起,市值飙升超1700亿元。

  券商股上涨有其短期诱因。6月18日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举行,券商股行情也是由这一天启动。当天,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资本市场要肩负起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资本市场要肩负起推动创新转型的使命,要努力创造中国资本市场良好的发展生态;下一阶段,《证券法》衔接规则、创业板注册制试点改革配套规则、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相关规则将持续落地。这可能意味着证券业政策红利可期。央行行长易纲则表示,央行通过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扩大总量供给,同时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分析人士认为,在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支撑下,资本市场流动性有望维持相对宽裕,为证券业展业提供便利。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银保监会近期拟推出6项举措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分析指出,在银行保险机构的鼎立支持下,资本市场将发挥更广泛更积极的作用,证券业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中介机构将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

  随后,中金所松绑股指期权,日内开仓提高至200手;创业板、新三板改革持续推进;上证指数迎来30年首次调整,科创板50也将面世。中信建投表示,监管政策方面,以新《证券法》、要素市场化改革、金融改革11条措施为纲领的各项改革措施不断出台,未来资本市场将持续向“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总目标迈进,利于证券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此外,进入6月之后,市场明显活跃了许多。6月的成交量水平也要明显高过4月、5月,今年6月,全市场的日平均成交超过7000亿水平,但4月、5月单日成交超过7000亿元的很少。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券商并不会是最先活跃的品种,只有其他股票把市场炒热的时候,券商才会行动。但往往炒完券商,市场也就到了见分化的时候。

  券业存在两大根本支撑

  券商股上涨总有其根源存在。当下的券商股走势首先的根源是7年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2014年底到2015年初,券商股有一波非常猛烈的上涨。背后的根源其实并不是降息(降息只是诱因),而是资产负债表的迅猛扩张。从2013年到2014年,中信证券的总资产扩张了2000多亿元;海通、华泰、国君、广发等总资产在一年之内全部翻部。

  当时这个板块是从11月初启动,也就是在三季报披露之后,市场基本上对券商全年的资产规模有了一个估计。从2013年到2015年,大多数券商的总资产规模几乎都涨了两倍。在这种情况之下,发动一波行情有其必然性。当然,2015年虽然扩表,但扩张的边际量已经下滑,而且经历短暂暴涨之后,券商股全年的整体表现并不太好。

  券商在2015年暴涨之后,于2016年出现过整体缩表的情况,而除中信证券之外,其他券商报表修复一直到2018年才基本完成,所以才会有2019年年头那一波上涨。而进入到2020年一季度,券商股也有一波行情,同样是因为券商板块资产规模扩张叠加货币环境所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扩表还在继续。

  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部分券商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达到历史级别,中信证券的总资产甚至已经远远超过2015年。因此,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一个现象,仍有不少券商的总资产水平的增长仍处于低水平,目前与2015年相差不远。这可能意味着,资源在向龙头集中。也意味着,整体性、爆发式行情的机会正在变小。

  券商股的第二个支撑就是估值。有老牌的非银研究员表示,券商股安不安全看估值,估值低不低看光大。本周一,光大证券涨停。而在上涨之前,光大最低股价仅为10.87元,而其净资产为10.51元,若加上2020年的预期收益,估计该公司PB为1倍。在这个位置上看券商,通常是安全的,也是便宜的。其实,整体来看,无论是PB还是PE,券商股在6月17日收盘都并不算高。

  券商股还能追吗?

  那么,问题来了,券商股经历了大涨之后,还能追吗?

  华泰证券在其中期策略报告中指出,券商短期看增量,长期看机制。证券行业商业模式升级和内部分化加剧,驱动板块演绎出α与β兼具的新常态。券商股投资需捕捉政策和市场积极信号,把握板块β;同时挖掘机制领先的券商,拥抱α收益。

  当前,市场化与国际化双向强化成为行业发展逻辑主线。长期看,兼具现代化管理模式、领先创新能力和金融科技赋能的券商可实现稳定升级。短期看,券商业绩突破在于增量创新,轻资产转型在于提升价值率,关注财富管理和投行高阶变革;重资产拓展需平衡风险和收益,关注逆周期业务创新的融券业务、多元稳健的FICC业务和撬动资产负债表的衍生品。

  去年,监管层面提出航母券商的概念之后,龙头券商的扩表速度有所加快,但中小券商的起色并不大。因此,龙头券商长期扩张的趋势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中小券商未来如何发展,能否壮大,则极有可能会出现分化格局。

  因此,在二级市场投资方面,也应该有所取舍。在大盘出现系统性机会时,由于成交量的急剧放大,中小券商的弹性可能会更大,但结构性行情中,则可能只会有脉冲行情。简单说来,还是看“量”。市场有量,券商才会有机会。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有量呢?风险偏好上升,资金下格下降的时候,通常也就是有量的时候。这需要适时跟踪。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