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猪价下跌40%!今年即将收尾,2023年开局即赚钱?
12月初以来,生猪价格突然呈现快速下跌趋势。据新牧网猪价指数显示,12月4日,生猪均价为11.58元/斤,12月23日迅速跌至8.02元/斤,跌幅达44.39%。
这一走势让人颇有些意外。今年10月以来,我国生猪价格迎来一波上涨趋势。国家发改委于10月中旬发布猪肉价格过度上涨一级预警,11月中旬刚回落至二级预警。
按照正常“猪周期”,生猪价格通常会在高位波动一段时间,且随着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到来,猪肉价格通常应该走高。但当前这种“垂直下跌”的局面,是不是有些“离奇”?
猪价为什么下跌?
纵观全年,2022年的生猪价格表现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特征,“强反转”与“弱消费”并存,归根结底在于阶段性供需错配。
因前期能繁母猪产能去化效果兑现,新一轮生猪上行周期开启,二季度末猪价已较一季度底部反弹超60%。进入三季度后,生猪价格快速上涨,环比上涨40%,10月中旬生猪均价达到28.3元/公斤,自繁自养头均盈利已处于历史周期中的较高水平。
而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下跌,主要是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年底生猪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近期下跌20%-30%是产能原因,70%的原因在于产业过度乐观时集体压栏,二次育肥供应。此外,近一两个月需求比往年低20%左右。具体来看:
需求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餐饮和集团的消费不升反降,患者在家饮食清淡,导致猪肉消费锐减;此外,南方腌腊缩水近三成,杀年猪需求尚未到来,当地屠宰量、生猪外调量明显下降。
供给方面,猪企月报显示出栏节奏加快。11月中金样本猪企出栏量平均同比/环比+47.4%/+9.1%。1-11月累计出栏平均同比+33.1%,其中多数猪企完成全年指引80%以上。
另一方面,出栏均重普遍提高。据涌益咨询,12月15日商品猪出栏体重环比-0.72千克,表明此前积压的大猪正流向市场。中金认为,由于当前养殖盈利较好,猪企除降低仔猪出栏比例,亦适当提高商品猪出栏体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前期压栏、二次育肥的出栏冲击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据测算,国庆前后压栏、二次育肥的占比在10%左右,最近这些多出来10%的猪不得不出栏了,大肥猪上市对价格是一个很大冲击。12月初,猪价未出现养殖户期盼的上涨,恐慌出栏导致价格踩踏效应放大。
还会继续下跌吗?
12月21日消息,针对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等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听取业内专家和部分市场机构意见,研究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将继续紧盯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必要时采取收储等储备调节措施,促进生猪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而根据新京报的记者采访,目前养殖端出栏情绪有所分化,有的养殖户因为已经跌出成本线了,不打算现在出栏;有些养猪户则宁愿尽快脱手,少亏损一些。
朱增勇认为,养殖端出栏情绪有所分化的现象,有利于错开出栏高峰期,避免猪价踩踏效应放大。他预计,猪价继续下跌可能性较小,元旦和春节前可能还会呈现温和季节性反弹。
2023能否开个好头?
在二育基本出净、规模场停止增量及需求缓慢恢复的情况下,元旦行情能否重启涨势,为2023年开个好头?
目前南方多个市场二次育肥余量已十分有限,据统计华南二次育肥已出栏85%-90%,云贵川渝及两湖等地亦剩余有限,故元旦前后不存在大量牛猪冲击市场情况,同时冬至过后因猪价跌破成本线,规模场普遍有减重、缩量操作,元旦前后预计趋势不变,故供给端来看,对行情相对利好。
上海钢联监测样本屠宰企业日度屠宰量
而虽腌腊情况不尽如人意,但随着第一轮感染高峰期过后,居民外出消费及其他类型消费势必有所增加,且工厂、学校提前放假也将间接带动元旦期间的家庭消费,故需求端来看也对行情相对利好。
另外,从目前市场情绪看,经历成本线价格以后,市场迫切希望猪价重回盈亏线以上,在元旦备货及春节消费刚需预期下,抬价现象或不在少数,故情绪端也将对行情有所利好。故综合以上,元旦前后猪价多保持上涨态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