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国储开始抛储,供应增加,棉花现货价格温和下跌。抛储至今,代表国内棉花价格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指数下滑了120元/吨。在此过程中,期货主力1709合约在一个月内下跌了1700元/吨。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市场供应宽松预期所致。近日,在美国和中国预期植棉面积数据发布后,郑棉价格在利空出尽后止跌。不过,市场依旧缺乏利好因素。

  今年抛储前的新棉余量是去年的两倍

  今年抛储与去年最大的不同在于新棉余量。去年,国储抛售一再推迟,预期中的3月抛储直至5月才开始,较今年晚两个月。去年抛储时,一方面新棉市场余量少,商业库存和工业库存共计150万吨;另一方面,市场补库需求旺盛,成交率在8月宣布延长抛储1个月之前一直居高不下,7月的成交率甚至维持在100%。

  今年的抛储无法复制去年的景象,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供应充足。第一,抛储前,棉花商业库存和工业库存共计301万吨,是去年同期的两倍。第二,去年第一个月的日挂牌量大部分在2.5万—3万吨,6月明显下降,最低甚至不到2万吨,日挂牌量无保障,而目前,日挂牌量维持在3万吨。第三,去年首次实行“包包检”“批批检”,检验进度和出库进度受到影响,今年则不存在这种现象。

  植棉面积尘埃落定

  近期,郑棉价格一再破位下行,除宏观因素的影响,全球主要植棉国家种植面积预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USDA3月31日发布的报告预测,2017年美国植棉面积为1223.3万英亩,为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比增长21.4%。这一消息导致美棉5月合约下跌2.41%,单日百分比跌幅创2016年9月以来的最大值。

  将目光转向国内,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3月中旬就全国范围棉花种植意向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为4603.8 万亩,同比增加219.3万亩,增幅为5.0%,较去年11月的调查结果提升2.8个百分点。

  美国和我国棉花预期种植面积数据发布,市场利空消息暂时出尽,郑棉止跌企稳。

  内外价格倒挂提振国产棉需求

  据印度棉花公司的统计,截至3月底,印度新棉累计上市量占预期产量的75%。同时,卢比走强至18个月的高位,打压印度棉花出口,提振巴西、美国和非洲部分国家的出口,进而支撑国际棉价。

  国内方面,进口棉纱与国产纱价格倒挂,进口纱丧失价格优势,国产棉使用量有所增加。本年度约有300万吨的供应缺口,除去近90万吨的进口量,210万吨的缺口将由储备棉弥补。8月底抛储结束,新的棉花年度开始,9月甚至10月中上旬均处于供应真空期,抛储日均成交率将进一步走高。供应缺口的存在支撑国内棉花市场,这也是现货价格平稳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从仓单角度考虑,春节过后,郑棉仓单快速增长。截至上周,仓单量和有效预报合计6655张,创7年来的新高。期货市场仓单量较大,仓单棉对期货盘面升水,再叠加国内供应宽松格局,就造成郑棉价格的大幅走跌。目前,仓单棉加上升贴水和期货市场上发生的费用,与现货棉花价格指数相差无几,预计短期内郑棉维持振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