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国外低价聚烯烃涌入国内

  当前,海外通胀压力较大,央行逐渐收紧流动性,经济存在衰退预期,在此背景下,海外化工品需求低迷。期货日报记者留意到,近期,随着海外经济衰退,海外消费需求减弱,聚烯烃价格快速下滑,海外整体产业链出现了库存的积累和滞销的情况,外商“抢跑”中国市场的现象在上周集中“频现”。外商“抢跑”,国内 “接盘侠”不好当,“逆流而上”力不从心,聚烯烃市场“接盘”与“弃盘”大戏正在上演。

  上周,坊间传闻有大批国外聚烯烃低价向国内销售。期货日报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向国内多家大型进出口贸易商求证,证实了这一现象的真实性。

  “从前两周开始,俄罗斯和韩国逐渐向中国报盘,上周中东也进行报盘。到了上周,明显感受到报盘之多和价格调节之快。”嘉悦物产相关负责人叶辰坦言,从市场的感知上来说,海外集中报盘的时间节点和报价下跌幅度都是超预期的。

  同样,作为国内大型贸易商,四联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申艺也向期货日报记者证实了外商“抢跑”的现象,近期明显感受到来自韩国和中东、俄罗斯的PP货源报盘开始增多且价格较低。

  就国内贸易商直观的感受来讲,外商在6月底就已经有压力了。7月初开始向国内报盘,但是报价相比国内来说价格比较高。从上周开始,价格越打越低,多数贸易商感受是超预期的,但部分贸易商表示在预期之内。

  据业内士人梁媚介绍,7月以来,PP进口报盘一直都有,东北亚和东南亚一些装置为石脑油制烯烃,随着石脑油价格的下降,PP成本略有下降,装置逐步回归。因此,7月来自于东北亚的报价有一定增多。“对于近期外盘的报价,整体在我们的预期之内。我们7月初的时候,就预计到进口会增多。”

  对此,叶辰解释说,2020年下半年起,聚烯烃进口利润开始下降,窗口收窄,最明显的就是到2021年,进口依存度最高的PE进口开始减量。但是到今年6月初,中东、韩国开始对中国进行PE的阶段性报盘。

  7月初,由于外盘价格下跌明显且成交数量走弱,海外压力进一步累积,其他高价市场已经无法承接更多的供给量,俄罗斯和韩国的PP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占全球总消费三成左右的中国市场。而由于欧洲和土耳其地区容量有限,紧接着7月中旬中东也开始对中国进行PP报盘。到7月下旬,市场就开始明显感受到聚烯烃美金报盘增加,价格调节非常快,从7月初的1050美元/吨CFR下跌到950美元/吨CFR。

  在他看来,进口报盘之所以大量增加,是因为外盘供需失衡,最主要是源于外盘需求的快速走弱,尤其是西北欧和土耳其区域。“外盘价格走弱及美金报盘逐渐兑现,需要靠中国承接多出来的量。这种现象的出现会造成中国聚烯烃在国内需求表现较差的背景下,进口供应进一步增大,如果中国持续承接海外过剩的供应,会对国内市场的价格形成压制。”叶辰如是说。

  对此,银河期货分析师周琴也解释说,由于海外通胀和加息,使得外需持续走弱,但是海外开工维持在正常水平,加上还有部分新装置投产,外商压力很大,自4月底以来外盘价格就持续走弱。

  “除了中国,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并不能容纳那么多需求,外商多余的货只能砸向中国。外商报盘后国内还盘价格更低,国内还盘价格越低,外商压力越大,而且11—12月美国还有清库需求。这样看来,外盘非常不乐观。”周琴称。

  进口增加,国内“接盘”压力过大

  叶辰告诉记者,由于外盘美金货源给了一定的进口利润,故国内的买家都愿意承接,买盘尚算积极。且贸易商还能通过现货流转的方式节约成本,目前的海外货源价格相较国内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 

  “市场对于外盘低价货源的接受度,主要基于基差情况。”梁媚表示,目前比较低的报盘在950美元/吨附近,折算成人民币是7950元/吨,在前期期货价格还比较高的时候,是划算的,市场上陆续出现拿货的贸易商。但是这两天盘面下跌过快,按照现在的基差去算的话,贸易商再接货,就不划算了。

  整体来讲,这两天盘面下跌过快,国内接受度有明显的下降。从目前的报价上来看,盘面价格可能高于8000元/吨以上,买盘才会比较好。

  对此,申艺也表示,从目前了解的报盘情况来看,PP货源成交低价还可以,高价980美元/吨左右成交不多,主要成交价格集中在950—970美元/吨左右。“近洋货物8月中旬后会陆续到港。PE产品目前还没有接到低价报盘,后期可能会陆续出现。”申艺如是说。

  “今年海外聚烯烃产能投放力度较大,而海外市场难以消化,在国内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外盘货源低价报盘流向中国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当前国内的聚烯烃需求同样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因此进口货源的增加也将加重国内聚烯烃的供应压力。”光大期货分析师周遨称。

  “对于国内而言,我们看到1—6月份PE、PP进口维持在低位,PE月均进口109.5万吨,PP月均进口34.5万吨,PE进口累计同比下降13.8%,PP进口累计同比下降12.9%。”周琴表示,此次外商大量低价报盘对于国内的影响,一方面是低价冲击,另一方面直接导致进口量增加,尤其是9月份以后的进口量应该会有明显增加。在国内需求疲弱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比较大的利空冲击。

  “PP进口逐步增加是趋势,但是速度还是慢于我们的预期。”梁媚表示,这一批实际成交预计不会超过5万吨,那么实际最终到港的话,要到8月,甚至9、10月。在她看来,外商“抢跑”对盘面2209合约的影响相对有限,主要影响会反应在2301合约上。

  交易逻辑在成本与供需之间来回切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聚烯烃处于产能投放周期,疫情前压力集中在外盘,疫情后外盘需求率先恢复,压力集中在国内投产。最近在交易整体衰退周期,压力重新体现在外盘进口上。

  尤其是对于需要出口来调节供应压力的品种而言,外盘美金价格下跌,供需格局的环比变差可能会较快兑现。

  “这两年聚烯烃市场行情主要矛盾,其实就是在成本支撑和需求偏弱。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成本坍塌,例如原油的坍塌,那么上游成本降低,就会增加产量,给市场一定的压力。另外就是需求偏弱,这两年终端需求受阻,需求偏弱,对价格的高度也有很大的限制。”业内人士坦言。

  “考虑到未来的宏观面和基本面,未来基本面可能会承受一些压力。”申艺表示,供应端,下半年海外与国内的价差可能逐渐缩窄,如果伴随原油价格高位回落,国内供应不缺,整体供应较为充足。需求端,国内消费恢复较慢,且上半年靠出口支撑的订单随着海外经济的衰退也有可能出现下滑,需求端可能并没有太大亮点。

  在叶辰看来,对于聚烯烃贸易商而言,应关注供应变量,国产端在于两油负荷的回归时间,进口端在于美金报盘的价格和节奏。

  “从聚烯烃今年的走势看,一季度基本是油价主导了聚烯烃的涨跌,2月中旬有一波因为需求拖累的下跌。二季度基本是呈振荡下跌态势,这个阶段我们看到聚烯烃供应是维持在低位的,一方面是进口持续处于低位,另一方面国内因装置亏损一直维持高检修状态,但是库存却没有多大变动,聚烯烃的压力集中体现在需求的持续弱势上。其下游包装膜、拉丝、中空、管材、塑编、注塑行业开工全面处于历史同期低位。”周琴介绍说。

  周遨表示,下半年,聚烯烃的运行仍然会在成本与供需的逻辑之间来回切换。

  “油价短期虽有回落,但现实端仍然偏强,价格或仍在高位运行,仍将给予聚烯烃一定的成本支撑。下半年聚烯烃国内与国外投产力度均较大,供应面整体趋于宽松,只能寄希望于在低利润的情况下石化装置主动降负减产来完成供需再平衡。后期聚烯烃仍将迎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需求存在好转预期,但市场对此仍抱有谨慎态度。”周遨称。

  展望后市,周琴认为,三季度聚烯烃投产压力较小,但四季度仍旧面临广东石化、海南炼化、京博石化、巨正源等大量装置的投产,加上进口量边际增加,供应压力逐步增大。需求端,下游开工全面低位,终端需求整体表现差,订单无好转,对于后市需求仍旧比较悲观。在她看来,聚烯烃呈现显著的供需过剩格局,价格走势比较悲观,以逢高沽空为主,市场需关注需求有无明显好转,以及新装置的投产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油制聚烯烃仍旧亏损严重,价格依旧受油价影响非常大,市场仍需关注原油动态。